c 2008年国际保险业回顾与展望_应届生求职网
欢迎访问番禺人才招聘网!
栏目导航:
应届生资讯网 / 保险资讯 / 保险理财

2008年国际保险业回顾与展望

2008-04-01 | 熊利敏

国际保险业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作为特殊风险的经营者,保险业比其他行业对风险的反应更为敏感,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经济泡沫和股市动荡等等都能影响保险业的发展。所幸的是,国际保险业在走出2001年的困境以后,已经连续6年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本文将分析的是目前国际保险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2001年:国际保险业的灾害年   2001年是国际保险业艰难的一年,保险业既面临着高的风险,也承担着高的赔付。触目惊心的“9·11”事件给保险业造成大约400亿美元的损失,美国和国际的非寿险公司以及国际再保险公司承担了世界贸易中心恐怖袭击事件所造成的绝大部分损失;安然公司的破产事件和其他公司会计丑闻的披露动摇着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许多发达国家正处在新经济泡沫破灭、经济衰退的时期。该年度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严重减少,众多保险公司采用非常的冲销手段,大量释放隐藏准备金,使得他们的股本资本和投资回报都明显降低,国际保险业如履薄冰。   走出困境,国际保险业荆中求进   近6年来,国际保险业摆脱各种不利的因素,不仅体现了风险经营者的专业风范,也实现了保险业自身的稳步发展。寿险公司摆脱了2001年的经营赤字后,2002年开始恢复盈利状态。受金融市场动荡和伊拉克危机的影响,保险业该年的承保能力和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仍不尽人意。2003年是国际保险业全面复苏的年份,世界经济复苏和经营环境的好转改善了保险公司的处境,保险公司的股本基础基本得到稳定,投资减值趋势得到了控制,动荡不安的金融市场以及巨额损失事件给保险业造成的创伤逐渐痊愈。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2007年5月份发布的调查显示,2006年全球保险费达到37230亿美元,其中寿险保费为22090亿美元,比过去年份增长7.7%,非寿险保费为15140亿美元,比过去年份增长1.5%。   国际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国际保险业在过去几年的不凡表现,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国际形势、健康稳定的资本市场、各种有利于保险业发展的政府行为和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技术的提高。另外,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和印度保险业的崛起也是国际保险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PAGE_SPLIT]第五,发展中国家是国际保险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中国家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后劲带来的积极影响,极大地促进了全球保险业的整体发展。在过去10年里,发展中国家的寿险与非寿险保费实际年增长率分别为10.4%和7.3%,而发达国家的相对增长率则为3.4%和2.6%。在东亚和南亚,市场的自由化极大地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欧盟东扩推动了中欧和东欧的保险业发展;南非的发展拉动了非洲保费收入的增长;得益于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和社会保险体系的私有化,拉丁美洲的保险业发展迅速。2006年,发展中国家中的新兴市场保费总额达到了3330亿美元,占全球保费的8%。其中寿险业务占53%,非寿险占47%。   国际保险业发展前景展望   受以上因素(全球经济、资本市场、宏观政策等)的影响,国际保险业总体而言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寿险业与非寿险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差异。   人寿保险的前景光明。发达国家寿险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是产品创新和营销渠道的拓展,重点开发储蓄产品,尤其是投资连接产品,同时注重巩固现有产品的营销。发展中国家应当重点提高居民的保险意识,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非寿险业务未来发展对发达国家较为不利,日益激烈的价格竞争可能会抵消潜在的风险业务增长,发达国家未来承受的压力较大,发展中国家前景乐观,机动车保险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保费收入未来几年可望再创新高。   中国保险业也将在未来发展中继续扮演生力军作用,中国巨大的经济能力和人口规模,快速的工业化和全球化进程将给保险业带来大量的机会。未来中国保险业应当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提高产品创新,拓宽投资渠道,注重承保质量,进一步推动国际保险业的发展。   第一,全球经济稳健增长。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都呈现增长趋势,过去10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加3%。2004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4%;2005年世界经济受国际油价的影响发展速度有所缓慢,但仍然实现3.4%的增长率;2006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为3.9%,达到了483420亿美元。伴随着全球经济的稳健发展,许多国家的失业率进一步减少,居民购买力增强和储蓄增加,有效地拉动了保险产品的需求。 [PAGE_SPLIT] 第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近年来世界股票市场发展健康,各大主要股票市场均有不俗表现。2006年美国股价上涨16%,日本继2005年增长40%后继续上扬7%,德国连续两年实现20%以上的增长率,其中2005年为27%,2006年为22%。股票市场的走势间接影响着各国利率政策的变化,全球长期债券收益率自2000年中以来就一直徘徊在5.5%以下,2006年,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采取了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长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略有回升。股价上扬和利率稳定不仅促进了国际保险业的需求,而且股市的良性发展也为保险公司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资提高公司盈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三,各国政策推动保险需求。近年来,许多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保险业的发展,较为典型的例子是英国改善养老金监管并允许大量资金投向保险基金,德国对人寿保险业务实施了一系列税收优惠促使保费的降低。许多人口老龄化国家的政府都在努力实现从公共养老保险计划向商业养老保险计划的转变,这大大增加了对寿险产品的需求。发展中国家更是大刀阔斧地进行保险业改革,中国开始调整保险税制和优化保险业的税收结构,并且加强保险监管力度和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仅2006年7月份中国实行的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险便为2006年的中国非寿险保费收入创造了将近20%的增长率。印度的保险监管机构提高农村保险深度的举措也使印度的寿险保费实现强劲的增长。 [PAGE_SPLIT] 第四,保险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保险公司不断提高其风险控制、资金运用、偿付能力和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经营管理水平。近年来,投资连接人寿保险等新产品的创新,网络保险和银行保险等新营销渠道的开拓,第三方资产管理和非传统风险转移手段的运用,大大地促进了保险公司的抗风险水平和盈利能力。过去几年里,保险业与其它行业相比股本收益率趋于稳健。非寿险公司的表现尤为卓著,2006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日本等重要非寿险市场的税后股本收益率都达到了13%,投资业绩和资本收益预计保持平稳,分别为10%和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