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找工作为何越来越难?_应届生求职网
欢迎访问番禺人才招聘网!
栏目导航:
应届生资讯网 / / 职业规划

找工作为何越来越难?

2008-04-24 | 张盼盼

2008年,又将有大约56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杀入就业市场——相当于近一百个集团军的兵力,这个数字与2007年的相比,则多了12个集团军。找工作难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供给大于需求的“过剩性失业”   打开邮箱,又是一份求职简历。     可以说,此人实力不俗——男,风华正茂,法学本科+新闻硕士,有实习经验和作品。可他的要求很低——希望我帮他介绍到一张名不见经传的三流报纸供职。说实话,即使在10年前,我揣着钢铁冶金专业的毕业证试图进入新闻圈时,这张报纸也没放在眼里。   这并不是说他多不自信。10年光景,今非昔比。尽管1997年的劳动力供求比也在100∶70左右,但那时候,本科毕业生还是香饽饽,现在基本算是大白菜。2008年,又将有大约56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杀入就业市场——相当于近一百个集团军的兵力,这个数字与2007年的相比,则多了12个集团军。   有人大骂始于1997年的大学扩招,教育部马上出来反驳。其中一个主要理由是,中国大学生的比例远远低于“美国等其他国家”。但他们没有看到另一个事实(或许是不愿说?),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了多少年,而中国又发展了多少年?美国大学生的增加,好比把盐撒到水里,让它一点点融化;中国高校的扩招,好比把海绵扔进水里,能吸多少吸多少,所以,才培养出不少水货高校和水货大学生——大学城拼命圈地,新闻、法律、经济等热门专业盲目上马,拉出老师就来教课。远的不说,就连我的母校——某著名钢铁学院,也竟然开设了新闻专业!   这些可怜的学生经过四年挣扎,慌慌张张加入了求职大军。哪里来那么多“对口”的岗位呢?全国媒体就那么多,一个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就有约5万人应聘。钢院新闻系毕业?对不起,靠边站。但这些小朋友又没有经过技术培训,无法完成高级蓝领的工作——其实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是严重缺乏高级技工的,所以出现了大学生过剩而“技工荒”的局面——这被劳动部的官员和专家们称为“结构性失业”。   有人把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于他们的观念问题——“宁要东部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之类,纯属扯淡!南方周末调查表明,在西部一些高校招聘中,出现了“传菜员”、“面点工”之类的职位,而大学生们依然趋之若鹜。这充分说明,难题早已不是仅仅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   于是,大学生占据了高中生、初中生的位置。那么高中生呢?回头一看——晕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说,今后几年,中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口都将超过2400万人,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100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300万。如果这些人排成长队,间距1米,可以从北京排到纽约。尽管有一些人跑到街上当“走鬼”或者卖盗版碟,但这种隐性就业并不妨害“大局”。这就是国情,找工作难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供给大于需求的“过剩性失业”。   当然,也要辩证地看待就业难问题,因为已经出现了民工荒。这种风潮从珠三角刮起,蔓延至长三角,而后登陆江西、湖南,并有席卷内地之趋势。学者调查得出一个结论,仍是“结构性失业”在作怪——农业税全面取消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留在家乡或挤入第三产业而拉大了制造业的劳动力缺口。另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行,1980年代前超生制造出的“人口红利”——通俗解释就是劳动力过剩带来的经济飞速增长——即将结束。但即使按照观点提供者、中科院教授蔡舫的说法,至少也还要等7年,农村劳动力才能出现负增长。   但民工问题对那些迫切求职的城里人来说,只是一个小插曲。他们再降低门槛,也不可能混迹于建筑工地,去填补“年薪制”的民工的位置。   阻碍就业的还包括那些政府部门。据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工商、城管等各类政府部门从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身上收取的各种费用和罚款,大约在3000亿元左右。如果按照两万元容纳一个劳动力就业来计算,至少有15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了。 [ALIGN=RIGHT]来自:世贸人才网[/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