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自主品牌多基地扩张会导致产能过剩么?_应届生求职网
欢迎访问番禺人才招聘网!
栏目导航:
应届生资讯网 / 汽车资讯 / 汽车资讯

自主品牌多基地扩张会导致产能过剩么?

2008-10-10 | 关雪芳

   产能过剩的警钟再响,不过这次的主角是自主品牌车企,起因则是自主品牌多基地运作的扩张冲动。

   上海汽车的产能账

    上海汽车自主品牌(上海)临港基地上月正式落成并投产。

    上海汽车临港工厂厂长黄建英向笔者表示:“目前,临港工厂每小时可生产27辆轿车。预计10月份新增一条开卷落料线后,产能将进一步提升。明年一期预计能达到规划产能,即三班年产15万辆。”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预计为29亿元,总占地面积是120.71万平方米,一期占地面积67.85万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上海汽车的第三个自主品牌生产基地,而前两个均在江苏:仪征和南京。

    据上海汽车执行副总裁陈志鑫透露,2009年下半年临港基地除了目前的主力产品荣威550之外,还将投产一款MG名爵的新产品。而作为MG名爵大本营的南京基地,明年年底也将投产一款荣威品牌的A级车。这样的“交叉生产”正印证了陈志鑫的表述,不以品牌,而是以产品平台完成各个基地的分工,最终实现上海汽车自主品牌的全盘统一规划。

    陈志鑫坦承,这样的分工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的产能。“南京的规划年产能是15万辆,目前尚未达到。基本设计产能为年产10万辆,今后将进一步优化油漆车间、车身车间,明年可能会达到15万辆的规划产能。临港规划年产能为15万辆,现在预计是10万辆至11万辆。仪征年产能约为5万辆。”陈志鑫为记者仔细算了上海汽车目前的“产能账”。

    但是,在不到30万辆的产能中,一些同平台的车型还分散在不同基地间生产,并未实现产能的最优配置和利用。

    按照上汽此前的规划,2007年至2010年,上汽荣威将推出中高级轿车、RV车、中级车、紧凑型等5个平台超过30款车型。

    “上海汽车自主品牌荣威此前一直在上汽位于江苏仪征的工厂生产。但是,随着仪征工厂作为上汽双龙生产基地的规划出台,以及荣威550的加入、荣威750产销量的提升,仪征工厂产能出现瓶颈。”上海汽车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表示,产能扩张是个必然的选择。

    产能过剩的警钟声

    此前曾有权威统计称,到2010年,国内14家主流汽车企业的产销目标之和,有望达到1582万辆。而目前高呼产能翻番的主要是高举自主品牌大旗的大集团们。

    早在“十一五”初期,一汽、上汽和东风等汽车企业就纷纷发表类似宣言。按照规划,在“十一五”期间,一汽要实现总体产销200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20%,销售收入2200亿元,其中自主品牌实现产销100万辆。

    “上汽股份的‘十一五’规划共有三个目标:第一,汽车产量翻番,达到200万辆;第二,自主品牌车达到60万辆,且应充分考虑节能因素;第三,国际金融(贸易)达50亿美元,其中出口占15亿美元。”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曾这样描述上汽的宏伟蓝图。

    两大汽车集团都摩拳擦掌,东风和长安自然也不甘落后。按照东风汽车公司的“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东风乘用车销量提升到135万辆,商用车销量提升为45万辆。而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徐留平也曾在集团第二届科技大会上信誓旦旦地表示,“2010年,我们自主品牌轿车的产销要达到60万辆,如果加上一系列合作产品,总量则要超过200万辆。”

    有着相同想法的还有奇瑞和吉利。崇尚“多生孩子打群架”的奇瑞,目前的各个战略,包括产品战略、出口战略、融资战略都是围绕尽快做大产能这一点来布局的。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奇瑞内部的目标就是要扩大产能,以便尽快达到年产200万辆。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对媒体表示,“从世界汽车业的发展经验看,年销售200万辆是一个汽车公司的生存底线。这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也不会例外。”据悉,吉利的“十一五”规划是到2010年实现产销100万辆。

    就在各大自主品牌车企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同时,“产能过剩”警钟其实已经再次响起。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汽车市场需求量将为800万~900万辆,也就是说,届时我国汽车的过剩产能将达到600万~700万辆。

    在纵观各大自主品牌的产能冲动之后,笔者发现,目前一方面是统计产能总和远远高于销售量,一方面是不少汽车生产企业的发展受制于产能。这种现状可以归结为:无效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从汽车市场的现状反映看,除一些企业用毫无依据的产能目标来博取名头、一些地方用夸张的规划显示政绩的“虚拟产能”外,汽车业目前存在的不是简单的产能过剩问题,而是产品结构调整的问题。

    笔者认为,汽车企业必须调整思路,不能都搞“大而全”、“小而全”,那样不仅不切合实际,也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因为汽车是高壁垒产业,最讲经济规模;它也是最开放的产业,国际汽车企业正日益走向跨国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生存,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才是最重要的。一味地高举产能扩张大旗,到头来只能付出惨痛的代价。当然这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纠错。

来源:搜狐博客